Valsalva动作是由意大利解剖学家Antonio Maria Valsalva于1704年提出而命名。Valsalva动作是通过增加胸内压来影响血液循环和自主神经功能状态,进而达到诊疗目的的一种临床生理试验。
什么是Valsalva动作?
Valsalva动作包括吸气,紧闭嘴巴和捏鼻子,然后用强力呼气阻塞气道15秒。由于空气在人体内被阻塞,因此会产生影响心脏的内部压力差异。该动作响应于血压的暂时升高而激活自主神经系统。作为响应,身体会减慢心律并阻止心脏剧烈收缩。
Valsalva动作有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屏气后快速地呼吸会增加胸腔内的压力。这种额外的压力会压缩肺静脉,大量血液推入左心房,血压升高。
第二阶段:胸腔中长时间的高压(15秒)减少了回心血量和心输出量,血压随即降低。为了响应心脏输出的减少,自主神经系统试图进行补偿。血管收缩,心率加快(升压反射)。但是,由于静脉受压,血液无法流入心脏。
第三阶段:当呼吸最终释放时,胸腔内压力迅速下降。血液可以再次有效地进入心脏,并且心输出量开始恢复正常。
第四阶段:更多的血液涌入心脏,回心血量和心输出量变得高于正常水平。随着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低血压恢复正常,心率也恢复正常。
Valsalva动作的意义:
(1)心内科医生使用Valsalva动作来测试心脏功能。上述四个阶段适用于心脏健康的人。当心功能受损时,这些阶段可能会发生某些变化。
(2)在轻度至重度心脏瓣膜病变(二尖瓣和/或主动脉瓣)的患者,Valsalva动作可以增加胸腔内压,进而影响心脏杂音大小。
(3)Valsalva动作可以使多达50%的室上速患者的心率恢复正常。
(4)Valsalva动作若出现晕厥样表现,则表明血循环调节障碍、亦可诱发反射性晕厥,可以评估自晕厥的病因。
上一篇
十三、麻黄九禁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