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颈内动脉及其分支是神经介入医生和脑血管病手术医生最常接触的血管,有关的文献也浩如烟海。为了理解颈内动脉及其分支的解剖,我们需要对颈内动脉的走行和分段进行大致的了解。颈内动脉的分段方法很多,每种方法都其依据、适用的范围和历史的局限性。到目前为止,也还没有完全统一的方法。那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主要的颈内动脉分段方法吧。
一、颈内动脉走行
位于颈部的颈内动脉从颈总动脉分叉向颅底走行。再通过颅底岩骨的颈动脉管。在破裂孔内向上走行,离开岩骨。颈内动脉在一个标志性结构岩舌韧带(petrolingual ligament)的下方穿过,进入海绵窦。在海绵窦内,颈内动脉呈“S”形弯曲。经过一个向前的弯曲后,颈内动脉离开海绵窦,通过海绵窦顶部的硬膜环,即近端硬膜环(proximal dural ring)。此时,出海绵窦的颈内动脉有一小段走行于硬脑膜内,蛛网膜下腔之外。颈内动脉再通过远端硬膜环(distal dural ring),进入蛛网膜下腔。相继发出眼动脉、垂体上动脉、后交通动脉和脉络膜前动脉。在最后,颈内动脉分为大脑中动脉和大脑前动脉。
二、Fischer分段法
1938年,Fischer发表了一篇学术文章,描述了颈内动脉、大脑前动脉和大脑中动脉被肿瘤或其他颅内病变推挤移位(Fischer, 1938)。颈内动脉、大脑前动脉和大脑中动脉的血管造影走行均以颈内动脉分叉为起点分为五段。颈内动脉的颅内段和海绵窦段,按照从远端到近端的顺序分为五段,分别为C1-C5段。其中大脑前动脉和大脑中动脉的分段是按照血流方向命名的,颈内动脉是逆血流方向命名的。
Fischer分段的不足之处包括:① 主要考虑肿瘤对血管的推移,而不是动脉瘤与载瘤动脉的关系;② 只将颈内动脉的颅内段和海绵窦段进行分段,而没有考虑颈段和岩段,所以分段是不完整的;③ 没有考虑分段与特定的解剖结构之间的关系,分段是不准确的;④ 颈内动脉分段按照逆血流的方向命名。
但Fischer分段法的提出,是在现代显微解剖和显微手术开展之前,也是很难得可贵的。
Fischer分段法,1938年(Bouthillier 1996)。
三、Gibo和Rhoton分段法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神经外科Rhoton团队的Gibo,Lenkey和Rhoton等于1981年研究了颈内动脉床突上段的显微解剖,按照血流方向,将颈内动脉分为四段(Gibo 1981):
① C1段(颈段,cervical portion):从颈内动脉起始至颈动脉管外口;
② C2段(岩段,petrous portion):位于颈动脉管内,至进入海绵窦内;
③ C3段(海绵窦段,cavernous portion ):位于海绵窦内,终止于出海绵窦顶的硬脑膜处;
④ C4段(床突上段,supraclinoid portion):起始于进入蛛网膜下腔,终止于颈内动脉分叉处。
颈内动脉发出眼动脉、后交通动脉、脉络膜前动脉、大脑前动脉和大脑中动脉。按照这些血管分支的位置,床突上段可分为(Gibo 1981):
① 眼动脉段(Ophthalmic Segment),即眼动脉起点至后交通动脉起点;
② 交通段(Communicating Segment),即后交通动脉起点至脉络膜前动脉起点;
③ 脉络膜段(Choroidal Segment),即脉络膜动脉起点至颈内动脉分叉。
Gibo和Rhoton分段法正位和侧位示意图(Rhoton, 2002)。
床突上段又分为眼段、交通段和脉络膜段(Rhoton, 2002)。
四、Lasjaunias和Berenstein分段法
Lasjaunias和Berenstein于1987年,根据颈内动脉的胚胎学发育,将颈内动脉按照血流方向,分为七段。这种分段方法非常适合去理解节段性颈内动脉发育不良和永存原始动脉,但因为没有考虑动脉周围的解剖结构,对显微手术和介入的指导作用有限,因此,也没有广泛应用。
颈内动脉按照胚胎发育分为如下七段:
① 颈段(cervical segment);
② 岩骨内上升段(ascending intrapetrous segment);
③ 岩骨内水平段(horizontal intrapetrous segment);
④ 破裂孔上升段(ascending foramen lacerum segment);
⑤ 海绵窦内水平段(horizontal intracavernous segment);
⑥ 床突段(clinoid segment);
⑦ 终末段(termination)。
Lasjaunias和Berenstein分段法(Lasjaunias 2001):
五、Bouthillier分段法
Bouthillier等(Bouthillier 1996)在前人的工作基础上,将颈内动脉全长,按照从近端到远端的顺序分为七段,即颈段、破裂孔段、岩段、海绵窦段、床突段、眼段和交通段。
① C1段:颈段(cervical segment);
② C2段:岩段(petrous segment);
③ C3段:破裂孔段(lacerum segment);
④ C4段:海绵窦段(cavenous segment);
⑤ C5段:床突段(clinoidal segment);
⑥ C6段:眼段(ophthalmic segment);
⑦ C7段:交通段(communicating segment)。
Bouthillier分段法的特点是:① 按照血流方向命名,符合常见的神经介入习惯;② 分段充分考虑了动脉周围的解剖关系,也适合于显微手术的显露和描述。③ 首次准确提出了床突段的走行和位置,此段颈内动脉位于两个硬膜环之间,位于硬膜间和蛛网膜下腔之外。
目前Bouthillier分段法是较常用的颈内动脉分段法。
Bouthillier分类法,1996年(Bouthillier 1996)。
颈内动脉分段侧位图解(Osborn, 2000)。
六、Ziyal分段法
虽然Bouthillier分段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仍有一些批评的声音。如Ziyal等(Ziyal 2005)对破裂孔段提出了质疑。同样,Ziyal分段法去除了眼段和交通段,而简单地成为“脑池段”。但Ziyal分类法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
Ziyal分段法(Ziyal 2005),将颈内动脉分为以下几段:
① C1段:颈段;
② C2段:岩段;
③ C3段:海绵窦段;
④ C4段:床突段;
⑤ C5段:脑池段(cisternal segment)。
七、小结
1、颈内动脉分段法主要有Fischer分段法(1938年),Gibo和Rhoton分段法(1981年),Lasjaunias和Berenstein分段法(1987年),Bouthillier分段法(1996年)和Ziyal分段法(2005年)。
2、目前在神经介入领域应用最广泛的Bouthillier分段法将颈内动脉分为颈段、破裂孔段、岩段、海绵窦段、床突段、眼段和交通段。
作者简介参考文献
Bouthillier,A., van Loveren, H. R., & Keller, J. T. (1996). Segments of the internalcarotid artery: a new classification. Neurosurgery,38(3), 425-432; discussion 432-423.
Fischer, E.(1938). Die Lageabweichungen der vorderen hirnarterie im gefassbild. Zentralbl Neurochir, 3, 300-313.
Gibo, H.,Lenkey, C., & Rhoton, A. L., Jr. (1981). Microsurgical anatomy of thesupraclinoid portion of the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J Neurosurg, 55(4), 560-574.
Lasjaunias, P.,A., B., & ter Brugge, K. G. (2001). SurgicalNeuroangiography: Volume 1 Clinical Vascular Anatomy and Variations (2nded. Vol. 1): Springer.
Osborn, A.(2000). 颈内动脉-颈段、岩段及破裂孔段 [Book]脑血管造影诊断学 (pp.57-81).
Rhoton, A. L.,Jr. (2002). The supratentorial arteries. Neurosurgery,51(4 Suppl), S53-120.
Ziyal, I. M.,Ozgen, T., Sekhar, L. N., Ozcan, O. E., & Cekirge, S. (2005). Proposedclassification of segments of the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anatomical studywith angiographical interpretation. NeurolMed Chir (Tokyo), 45(4), 184-190; discussion 190-181.
下一篇
世界上最危险的20种生物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