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在微信公众号看到秀才武瑞征写的关于“永清美食新春时节话假菜”的文章,非常惊喜又非常亲切,让我对家乡的美味—假菜,有了更多、更真实、更全面的了解。作为85后土生土长的本村人,小时候的记忆就是伴随着假菜开始的……..
小时候,每逢冬季,村里的大部分农户都要制作一种叫做“假菜”的食物,也称“焖子”。假菜的原料包括三四种:红薯淀粉、盐、葱丝、姜丝,简单而纯粹。
我家也是制作假菜大军中的一员。那时候,爸妈分工明确,妈妈将大铁锅盛上满满的水,用提前劈好的木柴烧开,爸爸在灶台上挥舞着双臂,用力的将红薯淀粉与水充分揉匀。这是一项非常费力的步骤,也是假菜制作中非常重要的一步。用手提一大块揉好的面团,让它自然下坠,如果非常匀速且连贯,证明面团揉的恰到好处。每当这时,爸妈早已满头大汗,但紧张的制作过程才刚刚拉开帷幕。将面团放到瓢里,瓢底有分布均匀的圆孔,这时候爸爸端着瓢,将它移到大铁锅水平面上50公分左右,左手端瓢,右手有节奏的捶打左手腕,这样面团变成了条状迅速流到滚烫的开水中,妈妈一边往灶膛里添柴,一边用筷子把锅中心的粉条拨到锅边。几分钟后,将这些煮熟的粉条捞起,快速的放到木质方形容器,我们俗称“槽盆”,撒上少许盐、葱丝、姜丝即可,放置到第二天凌晨四五点钟,彻底凝固、凉透、切块后就制作完成了。
看似简单的制作工序,其实是非常需要经验和耐性的,面团的柔韧性、火候的把握都是从不断地制作摸索中体会得来。偶尔闲暇时,村头集市,制作假菜的村民们也在一起交流制作心得,交流经验。
在九几年,大部分农户除了自行车,没有其他交通工具。售卖假菜的村民们都是在自行车后车架左右两边用绳子绑上竹筐、装上假菜、筐口盖上棉被、驮着大筐假菜去村外方圆20多公里外的地方售卖,直到腊月三十,爸妈也是如此。这时候,看着爸妈费力的蹬着自行车,冒着严寒渐去的背影,只希望他们早点卖完能早点回家。长大后的今天才能理解,灶膛里燃燃的烈火、灶锅上弥漫的蒸汽、爸妈骑着自行车载着沉甸甸假菜的背影,这一幕交织在一起,是辛劳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希望……
记忆中,爸妈只有在春节的时候可以短暂的休息几天。过了正月十六,天气渐暖,春天来临。爸妈就要在院子里建一个我们称作“山芋洞子”的暖棚。地面用砖砌起矮围墙,围墙内面积约20-30平方米,地下是热气通道,在“山芋洞子”的一端挖个地坑,在地坑内掏一个灶膛,和热气通道连接。这时候,左邻右舍的婶子们聚在一起,一边聊着家常,一边将红薯苗种均匀的码放整齐。铺上土壤,盖上塑料膜,在地坑内烧火加热,隔三差五喷水保湿,40多天后,红薯苗就此而生。一部分到集市上销售,一部分留着自家栽种。父辈们的旱烟缭绕、婶婶们的欢声笑语、彤彤的红薯苗种,这一幕交织在一起,是辛劳也是村民之间最淳朴的体现……
酷热的夏天,地里的红薯秧已经很长了,周末和暑假时,爸妈和我们每人手持一根木棍,将每根红薯秧翻到另一面,为了防止红薯秧扎根夺取土壤营养成分,以免影响红薯生长。每次都是忙到傍晚才回家。爸妈脸上洋溢的微笑、橙黄的落日余晖、油油的红薯绿秧,这一幕交织在一起,是辛劳也是对回家的期盼……
秋收时节,又是最忙碌的季节。不同品种的红薯有不同的用途。有用于来年做山芋苗的麦茬、有用于做淀粉的红薯。那时候,在房前屋后都有一个窖,俗称“山芋窖”,将秋收的红薯放到窖里,防冻保鲜,用于来年作红薯苗种或售卖。这时候,妈妈在地面上用篮子装上红薯,将篮子把儿系上绳子,运到窖里。爸爸拿着手电筒在窖里码放红薯,分工明确、一气呵成。爸妈脸上的汗水、习习的秋风、饱满成熟的红薯,这一幕交织在一起,是辛劳也是对收获的满足……
初冬时,爸爸都要在院子里挖一个浅池,铺上崭新的塑料膜。将制作淀粉品种的红薯,放到大缸里用大号擀面杖将洗干净的红薯手工捣烂,这同样是一项非常费力的步骤。妈妈将这些捣烂的红薯放到一个布袋将残渣过滤掉,再放到浅池里。两天后,水和淀粉彻底分离,将表层的水一点点撇去,底层的淀粉已凝固。再将淀粉充分晒干,就成了做假菜的原材料--红薯淀粉。爸妈冻得通红的双手、池子里雪白的红薯淀粉,这一幕交织在一起,是辛劳也是对来年的期待……
一年又一年,时光总是不断的轮回,变化的是时间,不变的是美味。“假菜”,从育苗、收获、制作、再到餐桌上的美味,才下舌尖,又上心间,这是一份情怀,更是祖祖辈辈的传承……
李芳
2019年02月13日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