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养生 > 正文

《金匮要略方论》学习笔记198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治疗原则

第15条。(一类条文)
《金匮要略》“15.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这就是本篇的重点了。前面那些,第1、2 条是一类条文,后面那些条文都属于二类条文。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这一条必须牢牢记住,作为一个中医大学的学生,包括今后从事中医专业者,这一条一定要朗朗上口。这是一个主要的治疗原则。

张仲景都强调了“当以温药和之”,一定要用温药,为什么不叫“补之”,而叫“和之”,这一点,我要对原文作这么几个方面的分析。

“病痰饮者”- 是指得了痰饮病的病人,或者是说痰饮病它应当出现的一系列临床表现,如前所述。

治法上、原则上,强调
“以温药和之”- 为什么说用温药“补之”而叫“和之”?

用温药的道理

一、从痰饮的形成来看“当用温药”。

刚才第12条已经作了一个简要提示,现在我按照中医理论,包括《中医内科学》也学过了痰饮病,我用一个图表来给大家解释。

* 内因: 我已经说过了,脾运失司,中阳素虚。这也说明脾虚不能为胃游溢精气,这是一个主要的病机。

* 外因: 比方说支饮,它有严格的季节性,春冬季节好发,所以我说,
& 感受风寒,冬季多发。刚才讲伏饮,也是强调了得有外感的诱因。
还有,
& 寒湿侵渍,这里面包括几种情况,比方冒雨、涉水、久坐湿地,这些因素,都是造成寒湿的一种情况。
还有,就是
& 饮食劳欲,包括第12条所提到的“食少饮多”,思虑伤心、脾,劳倦伤脾。

实际这些方面的因素,和我们所处的地域、季节特征,都密切相关,包括每个人的生活起居规律失常,都在这个范围之内。
这些外因最终都要影响到脾,脾运失司的问题,还是来说明脾气虚弱,这个病机是脾运失司脾气虚弱。

脾运失司、脾气虚弱,
& 对于肺来讲,是脾对肺上不能输精以养肺;
& 对于肾来讲,是下不能助肾以化水。

& 脾、肺、肾这三者之间失常,都导致了肺失通调,饮邪停聚。
& 当饮邪停聚了之后,对于肾来说肾气不化水也会使饮邪停聚。

肺、肾两者之间,肺失通调以后,饮邪停聚,肾是气不化水,饮邪停聚。
饮邪停聚以后反过来对肺的影响,是痰饮射肺,出现咳喘证加重。
反过来,饮邪又可以害肾,这两者之间都是互为因果的。

当饮邪停聚,一个是肺失通调,造成饮邪停聚,肾不化水造成饮邪停聚,当饮邪停聚,对肺的影响是寒饮射肺,对肾的影响是饮邪害肾。这是互为因果的关系。

怎么来解释水在五脏的问题?
饮邪停聚以后,它就会出现
& 一个是波及五脏,
& 一个停聚在人体的局部,流溢四处。
这就是刚才我们复习的关于水在五脏,以及饮邪有四饮之分,同时还有留饮分属于四饮之中。出现了这样一个局面。

这是从痰饮的形成方面,
& 涉及到脾运的失司,脾胃更加虚弱,上不能输精以养肺,下不能助肾以化水。脾运失司,它本身就要导致饮邪停聚。
& 作为肺来讲,肺失通调,饮邪停聚。
& 对于肾来说,就是气不化水,饮邪停聚。
这种饮邪停聚对于肺来说,寒饮射肺。对于肾来说,饮邪害肾。所以互为因果的关系,导致临床病症不断加重。
​(笔记者总结上述内容画图,看能否看的更清楚?

我想,现在给大家介绍,有一位清代的邹澍(润安),他写了一本叫《本经疏证》的书,《本经》,显而易见,他是对《本草经》对中药方面的认识,但是,在这本书里面,他对水液代谢,可以说对《素问.经脉别论》有所发挥,我现在念给大家听。他说的,等于把我刚才所画出的彼此的关系他用语言给归纳如下:

“饮入于胃,分布于脾,通调于肺,流行于三焦,滤于肾,出于皮毛,归于膀胱”。

注意:“滤于肾”,这个认识很了不起啊,他认为肾是一种“滤”的过程,把津液里面的浊者,从膀胱排泄出去,这个“滤于肾”得通过肾的功能,通过膀胱把津液浊者排除体外。这段话,把水液代谢,肺、脾、肾、三焦、膀胱的关系,说的非常透彻。

他又说:“水者,节制于肺,输引于脾,敷布于肾,通调于三焦、膀胱。”

这是痰饮的形成。我觉的这是复习了我们中医的基础理论。而且又在《素问.经脉别论》论述的基础上,把邹澍在《本经疏证》的认识介绍给大家。

第二、从饮邪的病理特性说“当用温药”。

我刚才讲述的过程当中已经提到了几点饮邪的特性:
一、我们说饮邪的质地,质地清稀。
二、它停留于人体的局部。停留的部位不同,其命名也不同。
三、病机的要点,责之于脾胃。
四、作为饮邪,为阴邪,所以它属于阴寒凝聚。
这四点我在前面都已经说过了。现在我给你归纳。

总体来说,饮为阴邪,有形之邪。过去有一段时间说,肺系咳出来的痰,是有形之邪,作为脾湿生痰,为无形之邪。
​ 我们现在认为,它也属于有形之邪的范围。也有人说它应该是无形之邪,我认为它是有形之邪,不然的话,临床辩证怎么出来的,你化饮化的是什么呀?化的应该是有形的东西。

1.饮邪对于人体的影响,之所以出现了一系列的病证“甚者则悸,微者短气”,轻的话,阻遏阳气,重则伤人阳气。
饮邪和阳气的关系这么密切,等于指导你,为什么要用温药,温药就能振奋阳气,能推动阳气,这是一个。

2.注家给你介绍了,既然它是阴寒凝聚所致,那么“得温则行”,“得寒则凝”。
因此,第一个(给《金匮》作注的)注家,明代的赵以德,在他的书上,写了,作为饮邪“得温则行,得寒则凝”非常朴素的话,告诉你了就得用温药,不能用别的。

这是有关第二点,从饮邪的病理特性分析“当以温药”的意义是肯定的。

第三、用温药的治疗意义。

首先说[选注]里面,它引了魏荔彤的《本义》说:“痰生于胃寒,饮存于脾湿,温药者,补胃阳,燥脾土,兼擅其长之剂也”。温药的作用能够补胃阳,燥脾土,这是一种解释。

还有一个注家,赵以德的《二注》他说“痰饮由水停也,得寒则聚,得温则行,况水从乎气温药能发越阳气,开腠理、通水道也”得是阴邪和阳气的关系,温药有发越阳气的作用,发越阳气可以通调道。

请同学们想一想,
补胃阳,应该选用什么样的温药? 也就是说四气五味相合,
什么药能够补胃阳?
什么药能够燥脾土?
什么样的温药能够发越阳气、开腠理、通水道?

下课。================上课,

我刚才给大家归纳的痰饮病的形成的原因,如果那么多的原因,归纳起来看,脾胃虚弱是本虚的问题。外因的部分,实际上就是不管哪一种因素,都属于邪。
最后它导致的是脾运失司也好,脾胃虚弱也好,还是脾阳虚是关键。所以阳衰饮聚,本虚标实,这就是痰饮的形成机理。

至少在这个纲目上把握。本虚标实是怎么虚的?
脾胃虚弱,脾运失司。

整个外因,不管是哪一种因素,属于邪气方面的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据。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病机就是阳衰饮聚。这个“阳衰”,一定要责之于脾。

根据上述一个基本认识。选用温药有下述三个含义。

一、补胃阳,必须得考虑温补。(针对本虚)
就应该选甘、温的药物。甘、温能补、能和、能缓,这是甘味的药(温性药)。
取它能温、能补,针对本虚,阳不化气,必须用甘温的药物,达到能温、能补,不管是脾、包括涉及到肾,这得解决阳不化气的问题。这是针对本虚。

二、燥脾土,应该用能够燥湿,性味苦、温的药。(针对标实)
它讲到“燥脾土”,实际上包括对脾湿,要燥湿,同时也要助阳化湿。饮邪“得温则行,得寒则聚”。
所以用苦温的药物,要燥湿,同时要助阳化湿。对脾和胃两者都得兼顾。这是针对“标实”。

三、发越阳气,开腠理,通水道,这一定得用辛温的药物。(针对标实)
辛能行、能散,所以,才能开发腠理,通调水道。这就是行散水湿,通过发汗、利水,这样的一些药物。
发汗,开腠理,利水道。这就是针对“标实”的,给饮邪以出路。

借助温药的作用,特别是能够起到扶助阳气,振奋阳气的作用,使阳气得布,阳气通达,也可以说阳气得到舒展,就会使肺的通调能够下降,脾的转输得以上升。

肺的通调要下降,脾的转输要上行,肾的蒸化开阖,气化功能才能够得以恢复,这还是说为什么药用温药对整个水液代谢会有影响和作用。
以上从三个方面回答了关于“温药”的问题。

*“和之”是什么意思?
和之,- 是平和,调和之意,因为《说文解字》讲,“和,相应也”。

请大家来看,注家的认识,就是刚才念的魏荔彤的《本义》,他说:
“言和之则不专事温补,既有行消之品,亦概其例义于温药之中,方谓之和之而不可谓之补之益之也,盖痰饮之邪,因虚而成,而痰亦实物,必少有开导,总不出温药和之四字,其法尽矣 ”

以上是说,你不要把温燥的药,甘、温补益的药用得太多,也不要行消开导的药用得过偏,应该使它两者之间平横,达到一个相应的水平,是最合理的。

也就是说告诫你,
& 不可以单纯温补,一味地用甘、温的药。
​ 你说本虚,我就去温补。有什么坏处啊?
​ 不利于饮邪的化除,以防碍邪,所以不可专事温补。温补要治其本,但是,又不可单纯地、过用温补,要防止碍邪。那样饮邪不容易化除,不容易化除这一方面的因素要考虑。

& 又不可以,过于用辛开、辛散、温燥的药物。
​ 你说我为了治标实,过于用行消开导之品,不行。不可过于刚燥,目的是以免伤正气。

两者之间怎么协调呢?
就得在温补之中,酌加行消开导之品。
就是苦温的药物,具有行水、消饮、开导,(“开”就是开腠理,“导”,通二便)之功的,这样一些药物,以达到温助补阳,这还是要围绕着振奋阳气,使阳气能够布散,能够推动饮邪化除,以起到温补助阳,行水蠲饮之效。
* 这就是“和之”,而不曰“补之”的意思。

历代注家对“当以温药和之”这个治疗原则的认识。

高学山有《高注金匮要略》他说:“温药和之则阳回气化,而饮自去矣,盖指后文,苓桂术甘汤、肾气丸及大、小青龙汤等剂也。”,
因为咱们最终要解决阳气的问题,要解决气不化水的问题。这所提到的方都代表了“温药和之”的意思。

“温药和之”,总体来说,也是说温运、温化。若说这几个方,苓桂术甘汤、肾气丸、大、小青龙汤,体现“温药和之”之义。就是对水饮来讲,温运、温化之意。解释就到这里。

下面讲
[按语]

第一、“温药和之”是痰饮饮病治本大法,这一篇里面实际上仍然是没有离开从脾肾阳虚立论。
从代表方,苓桂术甘汤,肾气丸,看就是温补脾阳、肾阳以化饮的代表性方剂。也体现了本篇仲景的学术思想,是要解决脾肾阳虚的根本问题,就是气不化水,所以一定要从阳气的振奋、温补作用入手,同时要给饮邪以出路。

关于治本之途,从温脾、温肾入手,对后世有重大的影响。
临床应用上,根据上述的治疗原则,从本篇苓桂术甘汤和肾气丸,体现“温药和之”之义,总结出来的对于饮病,病浅者治脾,病深者治肾,或者说,温脾、温肾。
直接体现温脾阳以化饮,温肾阳以化饮。

& 叶天士,他提倡:“外饮宜治脾,内饮温肾”,这就是他又给发展了,分内、外。

& 清代的李用粹的《证治汇补》,其中专门有一个《饮病篇》,他提到:“初宜分消,次宜调养”病初,轻浅的时候,应该对饮邪给予分消,接下来马上善其后,作以调养,“虚宜补中,久宜暖肾”,久的话,宜暖肾。

& 湖北中医学院在80年代初,写的参考资料里,它叫《金匮要略集释》直接就提到,应该是饮停于上,治在肺,把饮停部位从上、中、下来进行分别说明治肺、治脾、治肾,所以《中医内科学》里面,就说成了,作为饮病,标在肺,本在肾,制在脾,这个说法不是对我们今天所讲“重点在脾”有什么矛盾,也是从本篇温脾阳以化饮,苓桂术甘汤主之,治本的话,温肾阳以化饮,肾气丸法得来的。久病必须温肾,因此,要注意补肾的问题。

比方我们将要讲到“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的问题,同时要引证的就是道家,他们问什么要提出“冬病夏治”的问题。
在夏季,就是6、7、8三个月,
比方我们北方是7、8、9三个月,就开始服用肾气丸,对于支饮也好。狭义痰饮也好,使它在发作上,可以延缓,或者症状减轻,甚至于不发病,有这样的作用。这就是说治其本,它可以有化饮的作用。
​ 以上是关于治理原则。

​* 从理论上一定把“当以温药和之”认识为治本的大法。
​* 代表方剂就是苓桂术甘汤、肾气丸。
​ 由于引申之义,在临床应用上,历代都有所发挥,现在我们和《中医内科学》的认识完全一致,给大家做了一下总结。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