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师:资深中医专家 张玉林
第25节 泻心汤方阵
心:不等于心脏,指心下。
一、半夏泻心汤
半夏(半升) 、黄芩 干姜 甘草(炙) 人参(各三两) 、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
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渣,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酸苦涌下向下,辛甘发散向上。
149. 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附子泻心汤:大黄(二两,酒浸) 黄连(炒) 黄芩(炒,各一两)、 附子(一枚,去皮,别煮取汁)
右四味,切三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渣,纳附子汁。分温再服。
痞,虚。病机:寒热虚实夹杂,气机停滞。
155. 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肾阳虚),附子泻心汤主之。
恶寒汗出:肾阳虚症。脉沉。
生姜泻心汤:生姜(四两) 甘草(炙) 人参 黄芩(各三两) 半夏(半升) 黄连 干姜(各一两) 大枣(十二枚)
右八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渣,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157. 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胃气伤),心下痞硬(胀满,按之濡),干噫食臭(胃气上逆),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脾虚水邪),生姜泻心汤主之。
病机:脾胃不和。
甘草泻心汤:甘草(四两,炙) 黄芩 干姜(各三两) 半夏(半升) 黄连(一两) 大枣(十二枚)
右六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渣,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158. 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客热上扰)。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甘草泻心汤主之。
病机:胃中虚,客气上逆。
大黄黄连泻心汤:大黄(二两) 黄连(一两)
右二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渣。分温再服。
154. 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热在中焦),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
164. 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热痞兼表证),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
66. 发汗后,腹胀满者(脾虚)。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
厚朴(半斤,炙,去皮) 生姜 半夏(各半斤) 甘草(二两) 人参(一两)
右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161. 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嗳气多)不除者(痞硬不缓解),旋覆代赭石汤主之。
旋覆花三两 人参二两 生姜五两 代赭一两 甘草三两(炙) 半夏半升(洗)大枣十二枚(擘)
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诸花皆升,旋覆花独降。旋覆花单包。
结胸症,上;泻心症,中;承气症,下。
有话要说...